攝影家身影
首頁>攝影家身影>彭瑞麟
彭瑞麟
彭瑞麟(1904-1984)
昭和6年(1931)在「東京寫真專門學校」以第一名畢業後,旋即回台。1931年11月彭瑞麟在台北巿太平町(現延平北路)「亞細亞旅館」之2樓開設「アポロ寫真館」、「アポロ」,是Apollo (太陽神)的日語,石川欽一郎建議他以此涵意發光發熱。後來被人指摘為羅馬字譯音(外來用語),不得不改為漢字「亞圃廬寫真館」,以紀念恩師(欽一盧)與父親(香圃)之意。除了拍照維生外,彭氏更積極投入攝影教育及傳承,成立「亞圃廬寫真研究所」,時常在店裏舉行展示會,學員遍佈全省。桃園著名的「林寫真館」林壽鎰的師父徐淵淇,也是彭氏的學生。1935年他被日軍徵召至廣東擔任翻譯官,寫真館被迫停止營業。1937年他在日本習得獨門技術「漆金寫真」,翌年即以《太魯閣之女》入選「日本寫真美術展」。除外,他也嘗試實驗十九世紀末攝影印畫的技法,如「三色碳墨轉染天然寫真法」(Carbon Process)、「明膠重酪酸鹽印相法」(Gum print process) 、「藍晒印相法」,留下數十張傑出古典技藝的原作,堪稱「台灣第一」。晚年習中醫,與兒子彭良岷中西醫合併看診,在通宵鎮傳為佳談。